网海寻贝 (2) 上帝的含义
网海寻贝 (2) 上帝的含义
向 真

 

 


	


关于“上帝”的含义,各种宗教有不同的说法。就同出一宗的犹太教、基督教和天
主教来说,有关“上帝”的解说自然以传统的《圣经》为准。《圣经》所确立的
“上帝”是一位人格化的至尊,有关他的全部含义可以用来回答“是谁”这一问题。
可是随着时代的进展和科技的发展及人们思想的成熟,传统的“是谁”式描述已无
法解答人们的种种疑问,因此不少教内人士开始作外向性地探讨,将“上帝”的本
体定位转移到了“是什么”之上。此种探索,事实上否定了传统神的人格化本质,
客观上将宗教对人格化神的敬畏要求,替换成了确立人们自身精神力量和道德的导
向。这种对“上帝”含义的反思,已成为当代西方宗教领域中一种令人瞩目的潮流。
无疑,此种教内人士的观念向世俗人本主义的观点大大靠拢了一步,也为宗教本身
的改革带来可尝试的途径。 

一、传统“是谁”的答案 

每一宗教都有自己的“上帝”权威定义。作为崇拜唯一神的西方主流宗教派系犹太
-基督教(Judeo-Christianity),对于“上帝”的定义自然出于
其最高教义《圣经》之中。根据《圣经》的记载,神以自己的形像造人,可知
是“神人同形”。他具有凡人一样的身躯,具有凡人一样的思想、言说和起居行走
的本能,具有喜怒哀乐的感情,又具有“无所不能、无所不知、无时不在、无处不
现”的“超凡”本领。按基督教理论权威解说者之一的奥古斯丁(St Augu
stine of Hippo,354-430 CE)的话来形容,“上帝”
是“至高、至善、至能、无所不能,至仁、至义、至隐、无往而不在,至美、至坚、
至定、但又无从执持;不变而变化一切,无新无古而更新一切行而不息,晏然常寂,
总持万机,而一无所需,负荷一切,充裕一切,维护一切,创造一切,养育一切,
改进一切,虽万物皆备,而仍不弃置爱而不偏,嫉而不愤,悔而不怨,蕴怒而仍安;
改变工程但不更动计划;采纳所获而未有所失从不匮乏,但因所获而欢乐从不悭吝,
但要求收息并无亏于人,而更为之偿免人债负,而仍无损”。有更多的人称“上帝”为
造物主和宇宙的至高无上的统治者”,“拥有仲裁性的自由和权力”。可是,按《圣经》
所记,“上帝”的权力对世人来说又往往是异化的、威胁性的、非人性的和摧残性的。
简而言之,“上帝”是一个凡人加圣人的混合体,他既是世外的,又是人格化的;既
是超自然的,又随时会作法来干涉我们的行为。他的形像是绝对、高高在上、不可
更改的。 

如果以上各种形容的是非人格化的大自然的指代,那还少些争议。但按《圣经》所
定和宗教的传统所扬,“上帝”本身是大自然的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,是风行雨至、
日升月悬和万物生长的“第一因”,也即第一“人”。而且,“上帝”与许多传统
概念连在一起,不可分割,如命运注定说、神力奇迹说、死后天堂地狱说、祈祷回
应说等等。由此,他简直就是宇宙的“总头领”,成了人间世界的“总掌柜”,这
种“是谁”式的“上帝”定义不但不被教外人士接受,也越来越引发教内有识之士
的异议。 

二、反思派对“上帝”的新注释 

对当代“上帝”反思潮影响较大的是德国的两位神学哲学家。 

其一为铁立丘(Paul Tillich,1886-1965)。他把存在主
义哲学应用到神学研究上,推进了人们对自己内在固有“上帝”的理解。在他的三
卷本力作《系统性神学》(Systematic Theology)中,提出
了“信仰不可不被当代的文化所接受,当代文化不可不被信仰所接受”的著名论点。
铁立丘此种当代文化和信仰的相关论为寻找世俗的“上帝”指出了方向。他在分析
了生存学(Ontology)的三个重要概念“本质”(Essence)、
“存在”(Existence)和“本质化”(Essentialsatio
n)之后,否定了传统意义的“上帝”的存在,从而得出了在当代文化环境中人们
理解内在固有“上帝”的必需。 

其二为邦霍夫(Dietrich Bonhoeffer,1906-1945)。
二次大战时,他因参与谋杀希特勒而被纳粹军逮捕入狱,最后在绞刑台上遇害。邦
霍夫最著名的论述是有关“没有宗教意义的基督”。他认为,宗教的个体主义(I
ndividualism)提倡退出现实世界的单一基督性,而有关“上帝”的
形而上提法又使人们无法真正接受福音。他说,习惯上的教会只懂得将人们内在的
生活交给“上帝”,使“上帝” 来回答诸如有关“死”和“罪”的所谓最终问题,
这是一种向主观主义臣服的退缩。他说,由此结果,“上帝”只出现在人们表现出
“弱”的关头而非“强”的时刻。邦霍夫为此总结说:“上帝”必须被承认在人们
生活的中心,非在走投无路之时;“上帝”的意志也必须被承认在生活之中,而非
在死亡来临之时;必须在健康和强盛之日,而非痛遭折磨之时;必须在我们的行动
之中,而非担负“原罪”之时。

从这里可以看出,邦霍夫开始将“上帝”从天上转植于人们生活的实际中,由负面
好于责难的权威转化成推动生活的动力源泉。 

劳宾逊主教(Bishop John Robinson)在一九六三年出版的
《诚对上帝》(Honest to God)一书中,将“上帝”列于人们之间,
将“上帝”视同与“我们存在的基础”,和“伦理、道德、同情心和博爱之心”同
伍。他说:每当人们富有德行,同情博爱他人,则就与“上帝”同在了;每当人们
祈祷,并不是向天上送言,而是为了改变自己且依靠自己去行动。劳宾逊认为的
“上帝”决不再是人格化的偶像,而是人们自身的品质。 

英国著名的神学家高尔达 (Michael Donal Goulder)在
八十年代初曾发表了题为《为什么要相信上帝?》的文章,明确指出:过去时代的
那种上帝已经失业,因为他不再有什么正经事可干了。由民间传统智慧分派他去完
成的那些任务,虽是慢慢地却无可避免地被收回了。此位“上帝”不再参与战斗,
也不再被请来击败仇敌。“上帝”不再选定自己相中的人民,不再委托“选民们”
去完成既定的工程。“上帝”不再呼风唤雨,不再医疾解苦,不再挽救垂死,甚至
不再审判罪者。“上帝”不再赏善罚恶。尽管这种已经“失业”的“上帝”仍旧是
基督教信仰的中心和主要的敬拜目标。 

因此,高尔达宁可放弃有望担任Anglican主教的机会,辞去神职,退出基
督教会,宣布自己不再信仰传统的神,从而走上寻找真正上帝的探索之路。 

现已退休的美国Episcopal教会纽瓦克(Newark)教区主教斯邦
(Bishop John Shelby Spong)认为,传统的宣道者和
拜神者都是按照自己的形像来造神的。因此,从历史上来看,我们可以发现有过阿
圭那(Thomas Aquinas)的“上帝”、路萨(Martin Lu
ther)的“上帝”和加里文(John Calivin)的“上帝”因为人
们传统的上帝要符合解说“是谁”的期待。他在一九九八年出版的《为什么基督教
必须改革,不然就会死亡》(Why Christianity Must C
hange or Die)一书中,认同自己良师高尔达“过去时代的上帝已经
完蛋”的论点,并进一步阐述:在传统的“上帝”形像已经失去意义和力量,“上
帝”一词已经变得空洞无物时,人们仍旧可以成为“信者”,只不过不再信仰“世
外、人格化、超自然和被说成有解入人间事务能力的那种‘上帝’”,即不再信
《圣经》上所描述的那种“上帝”。 

斯邦主教并未把抛弃传统拜神的宗教作为最后目的,他更是将探索真正的上帝作为
自己的首要,为此他在千禧年前提出了有关宗教信仰大辩论的十二个中心议题: 

  1)拜神主义(Theism),作为定义上帝的方式,已经死亡。因此,在
今天,大多数神学方面的有关上帝的论调已无意义。必须寻找言论上帝的新方法。
 

  2)既然上帝不能再由拜神的术语来言说明白,自然,企图把耶稣理解为神灵
肉身现世则是谬论怪谈。因此,多少年来的基督学该宣告破产。 

  3)《圣经》上有关完美无缺的造世故事和人类背上“原罪”包袱的由来解说,
在达尔文时代前可以被看作是神话,在达尔文时代后则是荒诞之说。 

  4)以处女生育来突显耶稣的圣质,这在生物学上是说不通的。 

  5)在达尔文后时代,《圣经.新约》所记的由世上神灵所为的超自然奇迹无
法得到解释。 

  6)作为代世界赎罪标记的十字架,是以原始上帝概念为基础而产生的野蛮形
像,应当废除。 

  7)复活是上帝的一种行为,耶稣也由此而成上帝。那么,在人类历史上就不
可能发生物理性的死而复生。 

  8)升天的故事表明宇宙的三层结构,这在哥白尼后时代是说不通的。 

  9)决不存在世外的、确切的、通过启示而获并永远用以规范人类伦理行为的
经卷上和石面上所记载的标准戒律。 

  10)祈祷不能成功地请求神灵在人类历史中以特别的方式来介入和干涉。 

  11)必须停止对来世的希望和现今行为之间的关连之说的宣传,以消除控制
人们行为的“赏”、“罚”精神操纵。教会必须放弃对“罪是行为动机”的理论依
赖。 

  12)视所有人都具有“上帝”的形像,每个人都必须受到尊重。因此,没有
必要以外表来论述个人,不管属何人种、种族、性别或性定向特征,必须一视同仁,
不得岐视。 

斯邦主教在近期出版的《新世界的新基督教》(A New Christian
ity for a New World)一书中指出:“上帝”是人们身内之
物,而非身外之物。“上帝”是一种经过提炼的爱的力量。天国来临,决非象不可
更改的基督教教条所称那样物理意义的耶稣降世,而是我们每个人对爱需求的意识
认同。 

当代最有影响的神学研究者之一的希克(John Hick)则从比较宗教
学的角度着手,提出了多元宗教主义的理论((Pluralist Hypot
hesis), 在认定世界上各种宗教自有的真理性(The Real)的同
时,“贬低”了基督教具有唯一真理性和基督教上帝才是真正上帝的传统说法。因
此,希克宣称他再也不能“由其本身”(per se)来讨论“上帝”一词,甚
至不能谈论想象中的“上帝”,而改用探讨“真理性”(The Real)为宜。
 

美国著名神学教授阿尔泰查(Thomas Altizer)以为,传统想象中
的“上帝”不可能救赎世界,所以必须宣布其“死亡”。因此,他基于尼采著名的
“上帝死了”的命题,转而从“爱”的本质来阐述,使“上帝”具有更新了的概念,
确立了“上帝是爱”的命题,也由此推出了自己的主张:现代人们所应确立的“上
帝”绝不是“旧式神圣”的那位,而是“宣称世俗”(affirming th
e profane)的“完全内在固有”(absolute immanen
ce)的新任。“上帝”的本体也自然由“谁”转化为了“什么”。 

著名神学研究者克比特(Don Cupitt)则从阐述“地球就是天堂”着手,
将人们在现世生存的意义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,也从而将“上帝”的概念封闭在
现今现世的范围,以人为中心来探讨“ 神”,使“神”成为人的附属品。 

克比特对于“上帝”的定义是:“上帝是我们所有价值的总称,对我们来说也是最
理想的统一体,一种对责任的召唤和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力量。” 

南美乌拉圭主教萨冈多(Juan Luis Segundo)则着眼于现实社
会的问题,强调了“上帝”本体在人们生活和社区中转化为“爱”的必需,将对传
统“神”的敬畏舍之千里。按萨冈多的理论,世人之间的“博爱”不仅成为宗教的
功用,也成了宗教的本体,传统人格化的“上帝”在现今世界上则根本没有位置。
 

美国、爱尔兰和澳大利亚一大批神职人员向传统“上帝”理论挑战,以英国著名诗
人阿若德(Matthew Arnold)有关信仰感言的一首短诗(Dove
rBeach)的主题为名,组成了有名的《信仰之海》(The Sea of
 Faith)自由派宗教组织,对传统的“上帝”概念作了重大的修正。 

神学女教授麦克法格(Sallie McFague)则从女权主义的立场推出
了比喻性神学理论(Metaphorical theology)。在否定传
统的将“上帝”描述成“圣父”说法的同时,她论证了“上帝”可以看作为朋友、
母亲、情人等的新观点,特别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着手,提出可以将世界视同为
“上帝的身躯”,致使“上帝”的“人格性”成了“物性”。麦克法格的观点不仅
挑战了基督教男权至上的传统,一反神人上下、尊卑不可更改的教条,改而将上帝”
与人并列,而且还将其视为世界生态,自始至终强调的是“上帝”与人类的“友善”
(Friendship)而非权威尊严。 

三、两种观点争辩的实质 

综上所述,传统的“上帝”是居在天上,从神坛来解入世间事务的统辖型、人格化
的权威。而反思派概念更新了的“上帝”则是人们内在的价值总和及指代,是人类
自身的道德品质。因此,前者强调人类要从负罪的基点出发,服从和敬畏一种外力,
漠视人性;而后者则主张人类的完善在于自身和为了自身,完全以人性为重。 

宗教界内有识之士对“上帝”本体的探索反思使他们的观点越来越呈现出人本主义
的色彩。尽管他们仍旧使用“上帝”一词,但本质上已有了彻底的更新,即不再把
“上帝”理解为有求必应的“圣诞老人”,以为他时时在听我们的祈祷,回应着我
们的企求;不再把他看作神医,能治愈绝症,能起死还生;不再把他当作具有魔法
的“天兵天将”的统帅,可以令太阳停转,明月失色,可以随意呼来风雨冰雹;也
不再把他当作银行经理,以为今天奉献了十元,来世在“天堂”可以回报百元,似
乎将教堂看作储蓄的场所,将宗教信仰当作一种投资的学问;更不把他看作人们死
后的功罪判官,按所谓的记录簿来判每个人该列队于他的左面还是右面,该入天堂
还是地狱。 

而且,在对“人”的主观能动性的理解上,上述的“上帝”反思派人士几乎与人本
主义者没有什么区别。他们也认为:人掌握着自己的命运,人该对自己的行动负全
部的责任;人的生存意义不在于寄望来世,而在现时现世;人的最高道德呈现于
“你”与“我”的凡人关系之中;人生本身既是“因”也是“果”,功罪报应需在
现世完成。 

看来,人们对于“上帝”的认识还在不断更改和完善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:人们的
认识完全由自己来更新,绝不取决于“天上”的那位--因为他根本就不存在,说
得婉转 一点,如上述反思派所言,他早已“失业”了。 

 

 

 




首页HOME目录